投资者之家 首页 丁大卫金融网站主页
 常见问题  •  搜索  •  偏好设定  •  会员群组  •  注册  •  个人资料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登陆

 通知
日程表 
发表回复
发表回复
会员名称:
主题:
消息图标
 注意    重要的    想法    警告 !    询问    酷    有趣的    哈哈哈 !    嗤之以鼻 !    嘿嘿嘿嘿 !  
 Oooh !    你说呢    坏 !    伟大的 !    恶心 !    呵呵呵 !    Oh yes !    名单    战斗    战利品  
 没有图标  
帖子内容:

表情符号
Very Happy Smile Sad Surprised
Shocked Confused Cool Laughing
Mad Razz Embarassed Crying or Very sad
Evil or Very Mad Twisted Evil Rolling Eyes Wink
Exclamation Question Idea Arrow

     

 

justifyrightcenterleft   bolditalicunder linestrike through   fadegradientglowshadowhighlight   Marque to downMarque to upMarque to leftMarque to right

 

CodePHPQuote   URLEmail   ImageImagelImager  FlashVideoStreamReal Media   Smilie CreatorGoogleH-Line  Remove BBcode

选项:
禁止HTML标签
允许风格标签
允许表情图标
在这篇文章里禁止BBCode 代码功能
在这篇文章里禁止表情符号




Visual Confirmation for Guests
Please enter the following code before sending your post. For guests this is neccessary due to Spam Security reasons.





Visual Confirmation for Guests
Please enter the following code before sending your post. For guests this is neccessary due to Spam Security reasons.

如果你弱视或不能够读这个验证码,请与 Administrator 联系,寻求帮助.



验证码: *
输入你看到的验证码。验证码是区分大小写的同时数字 0 上面有一斜线通过。
如果你弱视或不能够读这个验证码,请与 Administrator 联系,寻求帮助.



验证码: *
输入你看到的验证码。验证码是区分大小写的同时数字 0 上面有一斜线通过。
  

预览主题
作者 留言
xwh
帖子发表于: 2005-01-18, 22:09   发表主题:  专业投机原理(3)zz

第三章 证券分析的本质
一、技术分析的根源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世间万物都遵循着特有的规律。从宇宙的运动到光的传播方式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规律,不论任何领域都是在规律的支配下运行。很多现象因频繁出现次数过于密集,以至于造成我们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表面上看是一种巧合,本质是事物的本质表现。透过所有物体一旦失去支撑或阻力,就一定落到地上这一规律伊萨克·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埃德蒙特·哈雷通过大量的研究通过运算,预言出现的一颗彗星,将在1759年重新返回,这一推断最终在哈雷去世的17年后被验证。爱迪生通过对电的大量研究,最终发明了电灯、电话、留声机。他们之所以有惊人的预见与发明,无一不是通过对大量现象的观察和对规律加以总结,最终了解事物的本质。只要我们可以正确认识,并对规律本质加以了解,一切事物未来的变化都能够较为精确地预见。
人的行为也是有规律的,通过对他们的心理进行研究,就可以提前预知他们未来可能所作的决定。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思维是独立的,都认为自己与众不同,认为自己的见解和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在某些方面超越常人。事实上大多数人并不存在很大的差别。
当你酒足饭饱之后,看见一根金华火腿会有什么感觉?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熟视无睹。
但是当你饥寒交迫时看见它,又会有怎样的感觉?我相信所有的人都会垂涎三尺,无一例外。
当我们的梦想成真时,有谁不是兴奋不已?当我们失去自己最心爱的东西时,又有谁不是痛心疾首?
当别人的孩子病了,也许你会无动于衷,但是自己的孩子生病的时候,又有谁不是心急如焚?
如果我们一夜之间,失去所有的财富,有谁能够做到平心静气?如果我们从一无所有,一夜之间富可敌国时,又有谁能够做到心平气和?我们的痛苦和快乐,有谁不是建立在利益得与失的基础上?人和人之间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利益得失是一切关系的基础,也是我们痛苦和快乐的根源。
股票市场的波动与我们的利益,有着异常密切的关系。因此也是人类秉性最直接的表现之处,所以市场的运动也同样有规律可循,这些规律早已被前人总结归纳,只要认真观察,客观分析,我们就可以站在前人肩上,轻松地将隐藏在规律背后的本质加以揭示。

技术分析是前人运用统计原理,对于市场进行大量统计归纳,从较高的成功率中,总结出的分析方法。就像大雁的飞行方式,大雁不懂什么是空气动力学,但是长年累月的飞行,不断尝试,使它们发现用一字形、或人字形飞行最节省体力,长此以往,就形成了这种特有的飞行方式。技术分析的形成也是一样,投资人经过大量的观察,发现一些图形和某种现象一旦出现,买进股票或卖空股票获利概率都非常高,他们将这一种现象加以归类,就逐步形成了一种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可以分为指标分析、形态分析、趋势分析,以及时间周期分析。从表面上看是各自不同的分析方法,实质都是从不同角度对市场特征的总结。仅仅利用单一的技术分析方法分析股价未来波动,实践证明准确性并不高,这是因为任何一种技术分析,都有它的不足之处。有时候某种技术分析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给出买卖时机,但是有的时候却失误率很高。这种情况频繁发生,以至于有时我们无法正确判断。这些原创人在金融市场倾家荡产,用血与泪总结出的经验,尽管有缺陷,但都是他们对市场不同程度的理解与观察。
传统的技术分析,很像我们判断黄金真伪的方法。有的是用手掂它的重量,有的是观察它的色泽,有的测试它的硬度,所有方法都是对于黄金某些单一特征的了解。事实上运用单一的方法,失误的机率很高。就像只了解黄金的密度和硬度,而不知道它的颜色,通过这两个特征研判,就有可能被人用铅所蒙骗,不论硬度和密度铅与黄金都比较相似。反过来如果仅知道黄金的色泽,并仅以此作为判断依据,也会被人用黄铜所迷惑。
因此可以说不论任何的单一分析方法,都不可能十分精确的判断,如果我们希望对投资机会有更为精确的把握,就有必要作进一步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对技术分析的学习借此了解市场的本质,而不是生搬硬套地运用。只有明明白白知道市场本质,才有长期获利的希望。找到它的源头所在,才能够灵活加以运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市场的大量统计,以及认真分析技术分析形成的原因,以此了解股市运动规律的本质。然后通过对市场内在规律的了解从各个角度综合研判,而不局限某种单一方法,这样成功概率就会大大提高。
所有技术分析家或技术分析理论的创始人,都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市场的本质是什么,事实上他们也未必知道这些规律的内在原因就是投资大众的本能反应。
通过前面对于技术分析体系中的形态分析、趋势分析的剖析,只要我们头脑中不加以任何偏见与固执,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所谓技术分析的形成,是投资大众本能反应的结果。所以正确的学习技术分析,应该以此了解投资人面对股价波动的本能反映和心理变化。
二、残缺的基本分析
实际上,影响投资人心理变化的不仅仅是股价的波动,股票基本面对投资人心理同样也能造成很深的影响,并最终影响股价的波动,因此我们应该同时关注基本面的变动。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对基本面的关注不是说去了解传统的基本分析的分析方法,而是通过了解投资大众对于基本面的认识和看法,来了解投资人在基本面有所转变之后买卖欲望的变化。
所谓传统的基本分析认为,股票的价格取决于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和未来前景,上市公司经营前景好股价就高,经营前景差股价就低,而不是供求关系决定股价的波动。
基本分析必须是建立在完整、真实、全面的资料基础上。但是基本分析者,又怎能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研判资料的准确性?上市公司伪造财务报表的行为屡见不鲜,不说中国市场一般性的伪造业绩,仅仅大案就年年层出不穷。无法无天的琼民源、000557银广夏、600083红光、600065大庆联谊、600709蓝田股份等等等等。2001年,有关部门抽查了16家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32份审计报告。检查发现,有14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23份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造成财务会计信息虚假数额达71.43亿元,涉及41名注册会计师。这种现象不仅仅是不成熟市场才会出现的现象,即使在成熟市场上也是同样,就连一些过去信誉极好赫赫有名的大公司也屡见不鲜,安然、施乐、世界电信、默克制药等等大公司伪造财务报表案,就是近年前才发生的。财务丑闻就更不计其数。著名评级机构魏斯(Weiss)于二零零二年六月中旬表示,三分之一美国上市公司可能篡改盈利报告。
基本分析者怎样避免这些地雷?
基本分析忠实的拥护者认为,只要有全面的资料与理性的头脑,就可以对每一只股票进行精确的定价。不知道他们想过没有,即使可以保证资料的正确,一个公司如果出现了被收购或兼并、重组的情况,是否能以过去的资料,在股价飚升前发现它的内在价值的转变?历史一次次证明,一家公司在正式公告兼并和收购之前,股价往往已经经过大幅上升。我们翻开走势图,看一看600779科利华、000590紫光药业、600735兰陵陈香、000004北大高科等等过去的走势,就可以明白什么叫做走势包含一切。仅在2000年,深沪两市就有一百多家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更换,占当时所有上市公司的百分之十以上。再加上公司内部资产重组,每年都有几百起之多,有的公司的重组更是彻头彻尾。比如600845宝信软件,在第一大股东的重组下,从一家生产钢管的传统型企业,在一夜之间成为一家全高科技公司,生产计算机自动化、网络通讯系统、软硬件产品的研究开发等新型产业,到了今天除了证券代码未变,其余完全面貌一新。而股价在公布重组前,上涨了一倍还多。这种情况屡见不鲜不知道基本分析者,是怎样在消息未公布前,正确分析股价上涨的原因,同时有能力及早跟进?
基本分析者坚信基本面影响股价,但是不知道他们想过没有,股价也同样在影响基本面,并产生深远的影响。一只股票的业绩极为优良,股价达五十元左右,每股的配股价可以达到三四十元。而另一家公司因股价不高,只有十元左右,它的配股价最多也就是八九元。同样的总股本与配股数量情况下,前者明显比后者募集的资金要高出很多,所投入新的朝阳行业的资金与科研资金,就明显会多得多,十分有利于公司的发展。这些优势必然会有力地推动基本面的再次高速成长,这就是股价影响基本面的例子。
一家公司的业绩好,股价就长期走牛,在市场上成为龙头。比如四川长虹,在这个市场上每个人都知道四川长虹是彩电生产的龙头企业,有多少人因为证券市场自觉了解四川长虹的产品情况,最终信任这家公司的产品。几年前,长虹公司的空调还未推出,市场上已人人必知长虹空调即将面市,这是任何的广告所不能代替的效果,是因为股票的示范效应。好的产品不仅可以使公司出名,好的市场形象也同样可以使它的产品出名,再刺激公司的销售。
基本面影响股价,股价的走强又回过头来影响基本面,不知道基本分析者是如何分析这种互相推动的现象,如果基本分析不能够对以上的几点理性客观地分析,即使我们不能说基本分析毫无意义,最少也可以说基本分析是不完善的。
基本分析认为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及早进入就是最明智之举。但是他们没有想过,世界上有那么多的自然资源,比如石油,他们在几百年前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即使是有人在几百年前知道它的价值,对于他的一生又有什么意义,难道可以给他带来财富?假设世界石油储量像海水一样丰富,它的价格是否还会像现在这样昂贵?如果仅有现在世界石油储备的10%呢?
表面上看基本面的变动是股价波动的内因,实质只是借口,炒作的理由。但是我们并不能忽视基本分析,因为尽管基本分析本身并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但投资人对基本面的看法,却能够影响投资大众买卖股票的欲望,最终造成股价的波动。
这种情况屡见不鲜。譬如有两个股票同时开始下跌,一只股票是绩优股,另一只股票是垃圾股,可以肯定的说,这两支股票通常是垃圾股跌的较快幅度较大,而绩优股跌得通常较慢,而且幅度较小。这主要是因为持有垃圾股的多为投机客,他们通常没有持股的信心,一有风吹草动就逃之夭夭,哪怕亏损较重也肯忍痛割肉。而持币观望的投资人也因种种担心不敢轻易进场,所以垃圾股通常下跌较快。而绩优股则不同,这种股票的持有者信心较大,所以一旦股价下跌,不肯轻易割肉,甚至还有不少人还敢逢低买进摊低成本,持币的投资人也因是绩优股敢于买进,所以在同等的市场气氛下跌幅要小于垃圾股,下跌速度也会小于垃圾股。这就是投资人对基本面的看法影响股价波动的实例。在所有股票的投资过程中,95%以上的投资人会适当考虑基本面的变化,只是程度不同而以,完全忽视基本分析仅仅是极个别走火入魔的技术分析者。因此我们应该留意的是投资人对基本面的认识,而不是基本分析本身。
基本分析影响投资人的交易欲望是十分常见的事,有的人因上市公司业绩下滑担心股价下跌,急于卖出而不愿买进;有的人担心转配股上市造成供大于求,而急于卖出股票;有的人因洪水肆虐,担心洪泛区的公司业绩受到影响,而卖出股票;有的人因为上市公司基本面有好转,认为股价会上涨,因此买进股票;有的人因相信某公司中期业绩较好,而买进;有的人因为中国加入WTO而买进入世受惠股;还有的人发现宏观经济开始向好,而买进股票。这些都是基本面影响投资人心理变化,造成他们的交易行为。
投资大众对基本面的看法,和他们面对股票波动的本能反应,影响了他们的买卖欲望,买卖的欲望又影响了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最终决定性的造成价格的波动,而不是股票的内在价值。
生命之源的水和氧气,它们对于生命的意义不言而喻,它们的价值绝对不是钻石所可以相比,但是价格与钻石却不可同日而语。一颗璀璨夺目的钻石价值连城,一方水的价格才几毛钱,而氧气根本就没有价格,这就是因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一颗完美的钻石也许是举世无双的,每一个人都想得到,所以水涨船高。而氧气与水却随处可见,得到容易所以就不具有较高的价格,所以说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不仅仅在股票市场上是由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不论在期货市场、艺术品市场、还是菜市场,世间万物所有的价格都取决于供求关系,而不是什么内在价值。
所以想要成功,就不能按照传统的基本分析,去分析某一条消息会给公司带来什么样的意义,这样毫无价值。而是要看大众投资人究竟怎样分析这一消息,投资人的理解最终会成为实质的买进和卖出,影响供求关系造成股价波动。不论投资人对后市的看法是否正确,只要看好的力量大于看空的力量,就会使需求大于供给,造成股价上涨;只要看空的力量大于看好的力量,就会造成供大于求,造成股价下跌,至少暂时可以改变股价的波动。就像一九九九年美国纳斯达克的网络股,尽管现在已经证明过去网络股的投资人大都是错误的,但是股价却在他们狂热的购买力推动下大幅上涨,有的股票涨幅达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只要我们可以正确的分析,早已经从中获得巨大的收益了,又何必站在一边说一些没用的废话?以上就是我对于基本分析运用地理解。
除了技术分析与基本分析之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投资人的买卖决定。这些因素只要投资人认为会影响股价的波动,那么我们就应该对此有所了解。因为只要大多数投资人相信会影响股价的波动,就会引起他们的买卖行为,投资人看好后市,无论有理或无理,适中或过度,都会造成实质的购买力;投资人看空后市,不论是否盲目,有实质问题也好,流言蜚语也好,或者受其他人情绪影响而歇斯底里也好,或者杞人忧天也好,都会导致卖出,形成供求关系影响股价波动,而不论这种看法是对是错。
三、操纵行为对股市的影响
供求关系是影响股价波动的真正原因已经毋庸置疑,但是影响股价供求关系的不仅是投资大众,当大机构获取十分明确的信息,而投入大量的资金,往往是改变供求关系的重要因素。因为散户只是一盘散沙,仅仅是它们在市场上进出,只会有一些小风小浪,只有机构大户的巨量资金介入,才会造成巨大的投资机会,我们要捕捉的就是这样的投资机会。
机构大户的操纵行为与市场的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股市是充满投机气氛的场所,再完美的制度也不能杜绝投机行为。因为正是由于证券市场存在着这种心理,才使得证券市场交易活跃。如果完全消灭投机操纵行为,管得过死就会使市场波澜不兴,市场不景气造成企业融资困难,妨碍经济的发展。因此操纵行为是不可消灭的,只能够加以适当的监管和引导。
只要有投机机会,就一定会有机构大户蜂拥而至,通过操纵股价博取利润。我们且不说新兴的中国股市机构们是如何在市场上兴风作浪,这些例子举不胜举。即使在被誉为最成熟健康的美国股市,自始至终都有操纵行为贯穿整个证券历史。1929年的股灾,是摩根斯坦利集团和其他金融集团操纵失败的产物;垃圾债券之父麦克尔·米尔肯,因涉及华尔街有史以来最大的内幕交易案被控有罪入狱,这一案件直接造成了1987年的股灾;乔治·索罗斯自九十年代以后,首先袭击了英镑,导致英国被迫退出欧洲汇率体系;随后放空墨西哥货币,使被誉为外国投资者天堂的墨西哥在一夜之间就变成地狱;1997年一手造成东南亚金融危机,随后突袭香港。这一连串的运作中没有人会说乔治·索罗斯没有操纵行为。
投机取巧在任何国度都有市场。1999年一位投机者首先以每股几美分的价格,大量买了一家濒临破产的上市公司股票,之后在互联网上放出重组并购的假消息,造成大量跟风,使该公司股票大幅波动,他迅速卖出股票获取巨额利润,最终被美国证监会严厉处罚。直到2001年,这种操纵股市的案例仍然层出不穷,中华网和包括一些世界级的大公司雷蒙兄弟公司、贝尔斯登公司、美林证券公司等中华网上市承销商,以涉嫌操纵股市的罪名,被美国中小股东告上法庭;美国国会举行听证会,以调查华尔街股市分析家是否在上市公司的股票发行中存在操纵行为,为承销或拥有此类股票的投资公司制造舆论牟取利益,并从中捞取分红收入;摩根斯坦利公司的女分析师一边向投资者推荐,一边出售自己持有的同一只股票;纽约州检察总长埃利奥特·斯皮策2002年04月8日宣布,美国投资业巨头--美林公司涉嫌通过损害客户利益谋取私利,纽约州最高法院已经命令美林公司改革其经营行为。
这些案件都是近年才曝露出来的一小部分问题,就像冰山一角。但从中可以看出,市场的操纵行为自始至终都没有消失过,只是隐藏的程度和操纵行为是否出格而已。
  根据定义得知操纵股市是指一种证券欺诈行为,是指任何单位和个人以获取利润或减少损失为目的,利用其资金、信息的优势或者滥用职权操纵市场,影响股票价格。制造证券市场假象,诱导和致使投资者在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做出错误的投资决定,扰乱证券市场秩序的行为。
尽管定义清晰,事实上监管部门很难真正区分并证明机构的操纵行为。如果我所公布的消息是确实的,那算不算操纵?如果不算的话,有的公司为了配合机构的进货或出货的方便,伺机公布一些有利机构而又是事实的消息,又怎样理解这种行为?如果我强调个人观点,比如对市场的一些分析和看法?算不算是散布未经证实或者可以起到误导作用的信息?如果算的话,那么证券分析师难道从此不再分析市场,从此不再论市了?如果不算的话,某些分析师为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报喜不报忧,有所隐藏地公布某种信息或者断章取义地传播某些消息,这些行为证券监管机构又怎么加以区分?
在制定证券法规时,没有想到还有另一些行为同样能够控制市场,华尔街所流行的名言中有一句非常著名:"某某人打了一个喷嚏,华尔街立即就会感冒。"这句话说明了那些金融大亨对华尔街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事实上这同样是描写影响股市的操纵行为之一。
在华尔街有很多久负盛名的人物,很多投资人包括投资基金经理人都以跟进他们作为买卖的依据。当这些人看好一只股票,并大量地买进之后,往往会通过某种渠道告诉广大投资人他极为看好这只股票并持有这只股票,结果必然造成这只股票被别的投资人买进力量所推高。随着股价的上涨,他们又乘机悄悄卖出手中获利丰厚的股票。任何一个真正成功的大鳄,都曾经运用过这种方法,又有谁因此被指控操纵市场?乔治·索罗斯操纵股价就使用过这种方法。他曾经在90年代初投机英镑。在当时来讲,英镑的确有很大的贬值压力,但是如果仅仅是依靠量子基金本身的力量,是不可能赢得这场决赛的冠军,因为量子基金本身筹到的资金仅有100多亿美元,而英国政府则有多于他几倍的外汇储备。英国政府如果可以争取一定的时间,是完全可以度过这次危机。但是索罗斯在自己吸进足够的货币之后,就开始到处宣传自己看空英镑,利用自己巨大影响力引来更多的跟风投机商,并鼓动一些经济学家加入他的行列,为自己冲锋陷阵,形成巨大的抛压,
最终迫使英镑贬值。
另外内幕交易也同样是被明令禁止的行为之一,在国外上市公司交易自己公司的股票是正常的行为,上市公司很多时候都有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消息,他们的交易或多或少都涉及一些内幕信息,那么这是否属于违规?如果是,难道他们就不再买卖自己公司的股票了?监管部门又怎样能够完全避免这种内幕交易的行为呢?美国安然公司的很多主要股东,不就是一直在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直到公司破产才暴露出来的吗?
成熟股市在证券法规范以后,操纵行为仍然被严令禁止。但是事实并非这样简单,因为证券法也无法在合法与非法之间划一道极其分明的界限,只要这种界线不是绝对明确,就是试图操控市场者大作文章之处。在多数情况下,只要机构操纵时适可而止,不要过于放肆是不会给他带来隐患的。
从某种角度来说,那些金融市场上最成功的赢家,事实上就是最成功的骗子。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欺骗投资大众,当大家真正相信的时候,他们就会将所有的人都骗进他所设的陷阱中,然后悄然离去。于是他成功了,他所有的获利都是那些相信他的人亏进去的,他所用的方法和江湖骗子没有什么两样,只是更隐蔽而已。当然我们也可以将这些手法称做谋略。
任何市场上都存在操纵行为,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在较成熟的市场上,机构只能够在某些方面影响和诱导投资人,而不能完全掌握股价的波动。但是它们获利的关键是一样,都是利用散户的恐惧与贪婪,使他们在高位买进机构卖出的股票,而在低位割肉卖出股票给机构,使机构可以顺利完成高抛低吸,以此获取利润。
在证券市场上不可能有新的事物,今天发生过的以前同样发生过,以后还会继续发生。
证券市场的本质从来没有改变过,永远是操纵与被操纵。
 四、庄家的思路
当一个上市公司内部发生变化,或者宏观经济要发生转变时,机构往往凭借自己的信息网和对机会的敏感,迅速发现投资机会,准备投资。他们的资金量十分巨大,进货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所以必然会在图表上留下蛛丝马迹,这样就为我们的投资提供了依据。
机构对后市的真实看法,绝不会告诉我们,反而会遮遮掩掩。但盘面是无声的语言,它会用独特的语言,将真实的一面展现给我们。机构和投资大众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体,机构在低位买进时,需要投资人卖出股票给他;机构在高位卖出时,需要投资人在高位大量买进。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一定要用某种手段影响投资人,他们不可能威逼投资人买进,只能通过欺骗来诱使投资人进行交易,所以一切方法都是建立在对投资人了解的基础上。用小利诱使他们进入,然后大量卖出获利丰厚的股票。用他们最厌恶的手段搔
扰他们,迫使他们在损失惨重的底部区域卖出股票给自己。
以上的一切只有借助于市场的气氛隐藏他真正企图,才有成功的可能。只要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投资大众的看法,就可以从市场的波动方向中判断出机构的举动。因为没有机构暗中交易,股价必然会朝着投资大众预期的方向波动。当出现股价的波动与投资人的预期相违背,大多数投资人看空后市纷纷割肉,而股价却不再继续下跌,反而开始逐步上涨,这往往是机构借利空吸货造成的,表明有新的力量在偷偷大举介入;当绝大多数投资大众认为股价还会一涨再涨,看好后市积极买进,股价却不上涨,反而出现较大的成交量并跌破支撑,必定是机构借助于良好的市场气氛,大量出货造成的。股价的波动投资人越不认同,反转的可能性越大。所以,我们投资的最佳点位,就是在极端的市场气氛中,在市场最热烈时,寻找卖空的机会;在最凄凉的市场气氛中,寻找做多的时机。
为什么我们要紧盯这些大的资金持有者?首先他们的资金十分巨大,只要开始进场,不论对错,都会直接改变股票的供求关系,推动股价上涨,这样我们就可以紧跟机构获利。可以说研究大机构的动向,就是研究资金的运动情况。
另外,持有大资金的机构通常有十分强大的调研能力,专业水准高,信息灵通,从宏观分析到行业分析再到公司分析都比较精通,更能把握大趋势发展,对投资机会更敏感。
他们的资金巨大,进出都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是退出更是十分艰难,所以通常会等到很有把握时,才会小心进场。当他们进场时,通常表明随后这只股票会有实质改变,机构大户的介入越深则说明后市越有实质的题材。
并不是说这些大资金的持有者就一定会获利,他们也同样会出错,历史证明只有高水平的机构才有可能获利。
许多人对机构充满迷信,认为机构是战无不胜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从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经验来看,真正最终能够全身而退,并获取丰厚的利润的庄家是少之又少的,绝大多数的机构都是亏损累累损失惨重。只有遵循客观规律,尊重市场的机构,才有成功的机会,否则他们只会比中小散户的结局更惨。
其实对机构的迷信是无知的行为,很多的机构甚至根本不懂的投资之道,而误以为资金为王,以为大资金就可以决定一切操纵一切。充足的资金是可以操纵价格,可以使股价随心所欲的上涨下跌,但是出货,唯有投资者的认同,才有可能买进,否则必然会失败,我们看看中科系、四川湖山、亿安科技之流,就可以一目了然。
还有人很多人误认为每个机构大户都有各自截然不同的操盘风格,只有充分了解他们的各种风格和喜好,正确地对号入座才有成功的机会,这实在是无稽之谈,真正的高手是不可能有风格和特色的,因为他们所有的着手点都是散户的心理,和当时的市场气氛,以及怎样做才能符合自己最大化的利益,而不是自己的性格。那些自以为是的,顺着自己性格的炒作的蠢庄,必定会很快被市场所淘汰,这样的庄家即使跟对了又有什么好的结果?
五、黄金买点的形成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开端,正确的把握绝佳的买进时机是我们重要的工作,我们学习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最佳买进时机。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可以找到一些能够上涨的股票,但我们不应该满足于仅仅会上涨的股票,而是要去寻找最具潜力的股票,因为我们的目标是精益求精。所以通过设置一些前提,作为选股的条件,是我们提高胜算的基础。
1、有宽广的底部。
我们的首选是有漫长筑底过程的底部形态,这是因为底部过程中在低位盘旋的时间越长,平均持仓成本就越低,一旦向上突破投资人卖出股票的愿望十分强烈,机构很容易吸进大量的股票。一旦向上突破往往说明机构有十足做多的信心与实力,因此后市的涨幅就十分巨大。
2、突破时极其巨大的成交量。
观察成交量的变化是研判黑马股的重要手段,不论任何时候,永远不要相信一个没有巨大成交量伴随的突破,突破时成交量越大,越具有意义。它表明投资大众因稍有盈余,或损失稍有减少就急于出局,遭遇机构大户的的大量买进形成的,所以越大越好。
3、极高的相对强度。
相对强度是我们选股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相对强弱就是指一只股票与一群股票,或者一只股票与大盘指数之间的走势强弱比率关系,它也可存在于一个板块与大盘指数之间。最早提出相对强度的是罗伯特·雷亚。我们现在所指的相对强度,是一只股票与大盘指数之间的比率关系。当大盘上涨10%时,如果某个个股在同一时期上涨幅度小于10%,我们就说这只股票的相对强度弱于大盘。而另一个个股的涨幅在同一时期大于10%,我们就说这只个股的相对强度强于大势。当个股强于大盘的程度越大,相对强度就越高。当大盘在下跌的时候,而个股在上涨,更说明相对强度极强。买卖股票的重要判断依据,就是相对强弱。
不论任何时候,我们绝不能买进任何相对强度较弱的股票。如果大盘持续上涨,个股尽管也在上涨,但是相对强度却较弱,常常可以说明该股的上涨是十分被动的,多是大势上扬带动,表明这只股票上涨将十分有限。我们选择最佳股票时,前提就是在大势长期下跌的急速下跌期买进股价大幅上涨,伴随极强的相对强度突破阻力位的股票,因为这样的股票走势通常是机构利用悲观的市场气氛,大量买进股票造成的。
在大势接连下跌之后,绝大多数人都被深深套牢了,套牢的恐惧会使人难以忍受,解套愿望强烈。而在这时却有一只股票不跌反涨,持有股票的投资人担心股价回调,因此大多产生强烈落袋为安的念头,急于卖出。而持币的投资人通常会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不敢轻易进场,因为在他们身边有着太多屡作屡挫损失惨重的朋友。即使敢于买进,通常也是试探性买进。或者去买进一些相对强度稍强的股票,这样在心理上比较容易接受。
而更多的投资人干脆去买跌幅巨大的股票坐等股价反弹。这样相对强度最强的股票很容易大量集中到机构的手中,可以说这种走势的结果就是机构大量吸货的产物。既然他们肯大量买进,往往预示着行情就要大幅拉升了,这样的股票通常会迅速成为市场的龙头品种。
4、异常悲观的市场气氛,或者较大利空个股。
在作多某只股票时,一致看空的气氛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悲观的市场气氛下,大多投资人都十分谨慎,出于恐惧心理投资人极易卖出手中的筹码,因此机构只要稍稍拉高股票,很容易吸进大量的筹码。越悲观的市场气氛越是买进的最佳时机。而市场气氛热烈的时候,大多数投资人往往对未来满怀希望,机构很难吸到大量的筹码,所以不论任何时候,尽量不要在市场气氛良好的时候买进股票,这样成功的概率不高。如果以后容许卖空股票时,也要尽量在气氛热烈的市场中卖空股票所以,行情就要大幅拉升了,这样的股票通常会迅速成为市场的龙头品种。
不论任何时候,只要有机构开始大量买进某只股票,就是这个股票大幅上涨的开始,没有绝对的把握,他们是万万不敢大举进场的。因此,只要我们找到了被机构不顾一切大量买进的股票,就等于找到了未来的龙头。以上的方法就是为这一目的而设,最佳的投资买点是当以上条件都同时符合时,为最佳买进点位。也就是说,某只股票在大盘长期下跌过程中,它反而形成宽广的底部,最后在市场一片看空中,在极强的相对强度下,伴随着巨大的成交量向上突破颈线时,即形成最佳的买进时机。这样形成的买进时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成功率极高,因此我们称之为黄金买点。但是真正完全符合以上条件的投资机会少之又少,有时当符合前面的两个以上条件伴随着股价的突破时,往往也是较好的买进时机,因为它们的成功率也相对较高,但是应该十分慎重对待。
我们应该引以注意的是,这些前提并非是死的教条,随着未来市场投资主体渐渐改变,以上方法也许渐渐会不再适用,但是万变不离其中,不论是任何时候的金融市场,永远是机构大户与市场的投资主体的对奕,机构大户利用对市场投资主体的了解进行操纵,以求从中获取巨大的利润。我们只要真正明白股票的运作规律,了解市场上的投资主体的心理,从中找到最佳的方法还是易如反掌的。
机构介入程度最大的股票,事实上也是最好与其他的股票区分的,因为它的走势往往与大众的预期截然不同,很多时候,我们所面临的真正困难,不是在于是否能够发现它,而是在于你是否有勇气在悲观的气氛中全仓杀进。更多的时候,恐惧和担心使我们更愿意在良好的气氛中,买进与大多数股票趋同的股票,因为这样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一些。但是,如果你要的是最好最强势的股票,就丝毫没有妥协的余地。
我们在证券市场上通过不断的总结和学习,真正的目的就是了解市场,只有通过对市场充分的了解,才可以真正找到蛛丝马迹。事实上不仅在证券市场上这样,任何的行业都是这样。一个合格的工程师,通过对机床正常状态下的了解,可以在机器出现故障的一霎那间,知道机器出现了什么样的故障。警察通过对正常人心理的了解,常常轻易发现那些已成惊弓之鸟的罪犯。(出于恐惧心理当周围出现警察时他本能地想逃避,而不敢正视。)我则通过对于投资主体深刻的了解,推断股票市场的走势,当某个股票一旦出现与大众的看法不和谐的异动,则说明有新的情况出现了,这往往很可能就是新的投资机会。
六、最佳卖点
  股市有言,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当我们学会掌握最佳的买进时机进行交易之后,仅仅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是如何掌握最佳的卖出时机。市场上最遗憾的不是原本就一无所有,而是在股票刚刚上涨的开始,投资人就纷纷卖出了手中的股票,然后眼睁睁的看着它狂涨,或者死死的抱住股票,任它暴涨暴跌体会上上下下的感觉,直到煮熟的鸭子又飞了。极少有人可以一直持有到高价区才卖出,为什么会有这么痛苦的遗憾?究其根源,只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一个长远的持股计划,不会捕捉最佳的卖出时机,因此很容易被股价小幅波动所困惑,最终失去了应该到手的巨额利润。如何选择最佳卖点,是获利极重要和困难的一环。
很多人卖出是因为已经获利,而长期持有是因为已经陷入套牢的泥潭,这是完全错误的,好的投资策略恰恰相反,他只会让利润奔跑,而砍掉所有可能使他陷入泥潭的股票。

首先我们必须要克服错误的态度,大多数时候我们卖出的愿望取决于我们的得与失,卖出意愿通常随着亏损的加大而减少,随着获利的增加而增加,以及我们对后市过分的担心。所有的意愿都取决于我们的主观意志,而不是客观的推断。或者担心公司的业绩下滑会造成股价的下跌;或者担心市盈率太高难以支撑股价;或者担心某种宏观因素影响公司的前景,再影响公司股价。各种因素常常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事实上真正影响公司发展前景的因素早已经反映在股票价格上了,走势早已包含了一切。如果我们希望取得良好的收益,卖出的前提条件只有一个,就是是否股价已经跌破重要的支撑,开始进入下跌阶段,而不能以个人得失和主观的认识影响我们的卖出决定。
因此我们首先对自己承诺,除非股票自己走出头部,跌破重要的支撑,否则决不因为任何的原因卖出股票。不论这只股票的价格有多高,有多少的利空传闻,市场气氛有多可怕,或者我们的获利程度有多丰厚。
 最佳的卖出点应随着股价地波动而调整,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最大化地保证我们盈利安全性的同时,还能对风险加以控制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地介绍,如何正确选择最佳的卖出时机。  (如图)股价在长期低迷的底部徘徊,直到有一天股价从盘局中向上有效突破a点,通过我们前面学到的知识,知道行情已经开始翻转上升,于是我们在a点开始买进。因为a点原是颈线,被突破后就会形成支撑,于是我们就将它作为第一止损点。只要股价未跌破a点就静观其变,一旦股价有效跌破a点就立刻卖出。股价在上涨至b点处开始回
落,跌至a点处受到支撑止跌回升,并很快创出最近的新高。直到上涨到c点处才遭遇卖压回落调整,逐步回落到b点价位处再次止跌回升,表明b点处又形成新的支撑,因此我们就把b点作为又一新的卖出点。当股价突破c点处,又一个压力被突破,因而这个点位常常会形成支撑,因此我们再次将卖出价位调高至c点,然后看着股价继续进行它的上涨旅途。
因为有正确的卖出点保护,我们不会为小幅的振荡所吓倒,而可以保持心平气和。就这样,每当股价在上涨过程中受到抛压,回落到一个价位受到有效支撑时,我们就将卖出价位抬高至这一价位处,一旦这一价位被向下突破,就是我们的卖出时机。这样逐步移动卖出点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利润就会越来越丰厚了,但是因为有卖出点的保护,所以我们深深明白,我们决不会将到手的利润重新还给行情表,因此我们就可以镇定自若的冷静观察行情的变化,而不是像大多数的投资人那样陷进深深的恐惧和贪婪之中。
  最后股价较长时间在d点和e点之间盘整,股价屡次在e点处受到支撑回升,因此我们将e点作为新的卖出点位,最终股价跌破e点向下滑落,预示着长期上涨行情的结束,于是我们就在这一价位处从容出局。随后股价往往小幅回调至颈线处即行回落,再次证明了牛市行情的终结。
用一句话来讲,因为支撑一旦形成通常不易被跌穿,除非有强大的卖压出现才能造成股价跌破支撑。因此每一个新的支撑出现之后,一旦被有效向下突破时,(所谓有效跌破支撑的确认,同顶部颈线的突破确认相同,都是以收盘价跌破支撑的幅度在3%以上作为有效突破。)就是我们的卖出点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反映出股价趋势的反转。
很多人在持有股票过程中,很喜欢给自己一个定位,譬如短线投机、中线持有、长线投资等,而我从来没有为自己下一个这样的定义,因为任何股票,我在进场前都没有计划准备持有期限。我只会眼盯着自己的止损点位是否被突破,只要我的止损点位不被向下突破,我就会一直持有直到趋势的反转,因为止损点位代表着我的持仓成本和趋势的反转。
如果我所设的止损位不破,我就会持续持有,而不论是一个月还是一年。但是一旦如果股价向下跌破我的止损,只要规则容许我出局,那怕是仅仅持有一分钟,我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出局。止损点位的突破意味着趋势的反转,表示着他已经在近期内无法再给我带来利润,因此毫无持有的道理。而股价只要顺着我的预期成长,就意味着它会源源不断的给我带来丰厚的利润,就像好的员工不应该被开除一样,相反应该得到的是鼓励,因此我从不卖出正在成长的股票,无论持有时间是一个月还是一年。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我们采用步步为营的策略来控制风险,每当股价上涨一个台阶,一个新的支撑形成,我们就将卖出点位上移至这一新的支撑价位,用以保护我们已经到手的利润不被侵蚀,一旦股价跌破支撑位就立即卖出,丝毫不能犹豫。因为有时一旦股价跌破支撑,下跌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往往在你还在犹豫的时候已经下跌很多了。尽管运用这种方法使我们不能卖在最高点,但任何事有得就有失,在我们寻求稳健的同时,就不得不有所付出,要想不被小的振荡所吓跑,适当地拿出一点到手的利润作为获取利润同时控制风险的代价,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这样才能使你在
大多数时候,在大势基本向好时一路持有,直至行情反转。
在整个股票持有过程中,最大的困扰来自于我们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困惑,贪婪与恐惧总是时刻影响我们正常的判断。人的本性总是不切实际的希望自己地投资完美无暇,既不放过任何的利润,又不愿承担一点点风险,事实上任何事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
整个证券分析体系的学习过程,实质就是我们对市场上投资人的了解的过程。当我们彻底了解了市场的运作规律,了解了市场上的投资人,就逐步打下了成功的基础,但是如果你要想掌握更全面的知识,还需更进一步学习操作的策略。

 转跳到: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Powered by phpBB2 Plus, Artikelverzeichnis and Webkatalog based on phpBB © 2001/6 phpBB Group :: FI Theme :: 插件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