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之家
证券市场投资 - 中国概念股还能热多久?
RoseWang - 2005-04-30, 18:48
发表主题: 中国概念股还能热多久?
之所以关注中国概念股,不仅仅因为中国概念股“个顶个”,绝大多数是中国的优秀企业,还因为作为一个群体和特定历史现象的中国概念股,生动地诠释了波澜壮阔的信息革命与充满逐利色彩的资本之间扣人心弦的故事。中国概念股的真正叫响与互联网业在中国的兴起密不可分。自1999年7月中华网作为首家中国概念的互联网公司登陆纳斯达克并在美国资本市场引起强烈反响以来,亚信、新浪、网易、搜狐于2000年先后在纳市挂牌。
在这些公司的创始人“一夜暴富”的神话之后,紧接着的就是纳市的大萧条与整个网络经济热潮的降温。纳斯达克指数也由高峰时期的6000点左右狂降至目前的2000点左右。整个业界关于互联网产业理性与泡沫的第一次思想碰撞最终由整个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股价惨不忍睹的集体大跳水运动进行了小结。
表情交替当时光的指针指向2003年底,中国概念股开始了第二次海外上市潮。据预测,在未来10年,可能会有1000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科技类企业。
但是中国概念股在海外上市并不总是遇到笑脸。近来,针对在华尔街掀起的新一轮中国大陆企业上市的风潮,一股反对暗流也同时涌现。不少美国媒体撰文指出,美国投资人所热衷的中国概念股有酿成“中国问题综合症” 的趋势。一些文章告诫美国投资者,不应承担中国企业的投资风险,甚至有国会议员劝诫政府,立刻阻止中国公司特别是国有企业借纽约证交所到美国投资市场上去敛钱的风潮。这股热潮目前正在引起美国媒体与政界的高度关注,“中国概念股威胁论”也随之升温。由此开始了中国概念股“威胁论”与“机会论”的新交锋。美国媒体的宣传与提醒,正在引起美国商界、政界与民众对中国企业向外扩展的不安与猜疑。大多数普通美国投资者并不了解中国公司,对于媒体所指责的中国企业的“黑箱作业”或公司信息不透明以及中国企业财务报表不规范等,感到疑惑重重。
一些激进的媒体甚至声称,中国大型国有企业的控股权掌握在政府手中,大多数公司的董事会是通过政治程序产生的,由党或政府机构控制,董事会没有多少自主权和独立性。近来,在媒体与政客的炒作下,不少美国投资者对“中国概念股”表现得半信半疑,“轻易不敢碰”。然而此时,不少国家的证券市场却向中国概念股伸出了橄榄枝。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分别在5月22日召开的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推出专场推介活动,吸引中国的企业到它们那里上市。
“外嫁”内情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选择到中国香港或者美国上市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国内的资本市场对于年轻的互联网企业来说门槛太高,对于中国联通、移动这样的企业来说又难以容纳得下。中国联通董事会秘书劳建华曾经表示,当时没有在境内上市是因为中国联通的盘子比较大凸厶跫辉市碓诰衬谏鲜小V泄ǖ笔痹谥泄愀鄯⑿心技痋?6亿美金,这个集资规模当时在亚洲排在前几名。
今年3月于美港两地上市,成功集资18亿美元的中国最大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有关人士也有类似的表示,半导体产业的特性是资本密集,集资的规模较大,选择一个可以面向全球的资本市场非常必要,因此才选择了在纽约和香港这两个规模较大、较开放的资本市场上市。中国某民营企业则表示,选择在香港上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融资快,上市后股份可以全流通。还有公司表示,当初选择在海外上市,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美国等地资本市场的确比较成熟;其次,融资的渠道也比较广;同时,当时国家也鼓励大型公司到海外融资,接受国际标准的检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还能热多久在一轮又一轮融资热潮中,也有“另类企业”对上市表现出了少有的冷静。阿里巴巴CEO马云曾经对媒体表示,阿里巴巴不想赶热潮赴美上市。他表示,阿里巴巴在去年实现赢利后,发展情况非常好。在这种形势下,马云希望阿里巴巴能稳健发展,先做好目前的业务,目前阿里巴巴的现金非常充沛,没有必要进行再融资。而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也开始对吸引中国企业到美国上市表现出了冷静。5月22日NASDAQ驻中国首席代表黄华国宣布正式离职,据披露,离职的原因可能是美国纳斯达克今后的战略重点将是美国的国内企业。而在此前,纳斯达克已经撤离其在日本的相关机构,海外分支也只剩下了印度代表处。
有专家认为,撤离在华机构显示纳斯达克降低了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也反映了纳市投资者对中国概念股热情的减退。不管对已经上市的中国概念股,还是准备上市的中国企业,这都是一个利空消息。其实,纳斯达克国际总裁沃尔一直对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持审慎的态度,他表示,纳斯达克欢迎中国高科技企业尤其是网络企业来上市,但中国企业不能操之过急,特别是不能预见到企业在未来市场的前景和发展趋势时,更不要急于上市,因为匆忙上市后达不到市场要求,可能会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他建议中国企业建设好管理团队,因为海外风险投资基金非常看重企业的管理团队是否规范、有效。在纳斯达克对中国企业表示出模棱两可的态度时,中国证监会推出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该板的设立会不会抢走了中国概念股的风头?
据媒体报道,深交所中小企业板符合发行条件且已经经过发行审核的企业已经多达80多家,后备企业更是多达1000家。业内人士表示,中小企业板的设立必将引起新的一轮上市潮。与此同时,有不少海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表达了“出口转内销”的想法,表示在时机适当的情况下将会选择再次在国内上市。一位投资银行人士表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国内资本市场的情况已经有所好转,融资渠道拓宽了,投资者也日趋成熟。还有国内的投资者也正在与国外接轨,现在很多分析师就是从国外回来的,有的甚至在国外的投资银行工作过,把国外的投资理念带回了国内。
永远的风景线不管怎么说,中国概念股的“历史意义”无法泯灭。它们不仅获得了宝贵的资金得以实现业务上的快速发展,更重要的是“跨洋婚恋”所带来的投资文化与经营理念上的碰撞。在苛刻的海外投资者的鞭打下,这些企业没有丝毫“打盹偷懒”的机会。即使这样,投资者仍然不满足。有人评价说,投资者都太短视,没有企业家眼光长远。然而《基业长青》的作者经过对世界上几十家最优秀企业的研究表明,卓越的企业之所以卓越,是因为它们在长远利益与近期业绩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没有顾此失彼。柯拉斯用了一个“非常中国”的比喻来解释这个道理:犹如中国传统哲学的“太极生阴阳两仪”的观念,看似表面矛盾的东西,其实是联系在一起的。
早就有专家指出,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融资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通过融资实现企业治理结构、管理理念与方法的提高才是最根本的,这也是很多企业选择到海外上市的一个根本原因。事实上,世界上从来不缺少资本,缺少的只是有价值的思想与商业模式。而很多中国概念股之所以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也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业绩非常优秀,它们生产的产品非常重要,或者它们的规模非常庞大,而是它们富有创新思想的举措。这些层面的东西才是最长久的,也是最值得我们去关注的。